3. 血管瘤: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为囊性或实性,小血管瘤多为实性,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血栓、梗死、纤维化和坏死囊变,囊壁可见钙化。

► 分为3型

①毛细血管型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多发

②海绵状型由扩张的血窦构成,此型最多

③混合型两种改变并存

► CT、MRI表现

> 低或等密度,边界清,可见点状或边缘环状钙化

> 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

> 增强扫描表现多样∶大部分从周边开始强化,然后向中央逐渐填充,延迟后可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部分早期快速强化,呈均匀高密度,并持续到延迟期;部分动脉期及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延迟期周边结节状、环状强化

> 较大血管瘤中央可有瘢痕形成,延迟扫描可始终无强化

► 脾血管瘤VS肝血管瘤

> 脾血管瘤T2信号不如肝血管瘤高(由于脾脏背景信号较高)

> 脾脏血管瘤在早期强化图像上不呈现境界清晰的外周小结节(由于背景脏器的血供差异)

> 脾脏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混合存在时,称为血管淋巴瘤或统称为脉管瘤,多发时称为血管淋巴管瘤病或脉管瘤病。在CT尤其MRI上兼具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的特征表现。

4. 淋巴管瘤:较少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多认为是淋巴管先天发育不全、错构或继发淋巴管损伤致淋巴引流受阻、管腔异常扩张甚至瘤样增大而形成的一种良性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正肿瘤

► 分为3型

①毛细淋巴管型由细小淋巴管构成,多发

②海绵状型由较大的淋巴管构成

③囊状淋巴管瘤较大的淋巴管腔隙构成,伴有胶原和平滑肌(多见)

►CT、MRI表现

> 多位于脾脏包膜下,无钙化或包膜

> 毛细淋巴管型及海绵状型∶CT低密度/T1低信号、T2不均匀稍高信号;边界欠清,可呈分叶状

> 囊性淋巴管瘤∶CT低密度T1低信号,T2极高信号灶;壁薄规则,边界清,其内可有分隔,呈葡萄状、

簇状分布

> 增强囊内容物无强化,囊壁及囊间隔为轻-中度强化

 

来源:《脾脏局灶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课程。

声明: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