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神经梅毒(螺旋体感染)

  • 临床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的时间阶段和受影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区域。
  • 分型:①无症状型;②间质性梅毒(脑膜血管型梅毒);③脑实质型梅毒(麻痹性痴呆脊髓痨);④树胶样肿型梅毒
  • 间质性梅毒影像学表现为软脑膜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明显强化;面、听、视神经受累时增强可强化;CTA/MRA可伴有桥小脑角池区小动脉狭窄/串珠状改变(Nissl-Alzheimer动脉炎),可致局灶性脑梗死

  累及桥小脑角区的包虫囊肿(寄生虫感染)

  对比增强: 左桥小脑角的蔓状囊性灶,增强壁均匀明显强化,有别于先天性的囊样肿瘤

  肥厚性硬脑膜炎累及桥小脑角(非特异性感染)

  • 依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特发性 HCP 病因未明,继发性 HCP 以感染性为主
  • 影像学表现为硬脑膜局限性、多发性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明显强化,可形成肿块样病变,累及桥小脑角时可致桥小脑角池填充,神经血管及相邻脑组织受压移位
  • 需与脑膜转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发性脑膜瘤、埃尔德海姆切斯特病鉴别

 

来源:《桥小脑角区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诊断》课程。

声明: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